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5.8万字最新章节/精彩免费下载/陈恭澍

时间:2024-02-04 11:58 /校园小说 / 编辑:尹墨
戴先生,戴雨农,王大哥是《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》这本小说的主角,作者是陈恭澍,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:他问我:“像这样的组织,愿不愿意参加?”我心里的话:“我本就想纠贺同志,搞这么一个组织,可是我人微言

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

推荐指数:10分

作品字数:约5.8万字

小说年代: 现代

《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》在线阅读

《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》第3篇

他问我:“像这样的组织,愿不愿意参加?”我心里的话:“我本就想纠同志,搞这么一个组织,可是我人微言本不够条件,何况我也不敢公开倡议。”我正想到这里,他又问一句:“是否还有什么考虑?”于是,我这才提出反问:“几天和我谈话的那位潘同志,是否就是这个组织派来的?”易同学告诉我说:“是的,这是组织上收同志的一项手续,也可以解释为必经的过程。不过,像这样突如其来的访问,很容易使对方莫名其妙,甚至招致不必要的误会,似乎应该加以改善。”

谈到最,我天真地问他:“为什么会遴选到我?”他笑着回答说:“想是有人推介吧!”我又问:“能告诉我是谁吗?”他却笑而不答,在他临去之,曾暗示我,这一关又通过了。

是否填写过许多种表格,以及办过些什么手续,或是他们和我谈话的记录就代替了这些手续,都已记不清楚了。过了没有几天,我接获通知,知确已被“收”为“革命军人同志会”的同志了。在当时的受上,觉得能够成为一个秘密革命组织的一员,自然免不了有一份心理上的骄傲,因为我已经是革命阵营中的中坚分子。

其时乃至稍,我绝不知在“革命军人同志会”之上,还有一个核心组织--“三民主义行社”,只了解到除了简称为“军会”的“革命军人同志会”之外,还有一个与“军会”平行的姊组织,简称为“青会”的“革命青年同志会”而已。换言之,我被“收”入第二层,仍然是核心的“外围”。

入会不久,大概也只有三五天光景,就被戴雨农“征召”接受特工训练去了,所以并没有参加过“军会”的组织活--类如小组会议等。

最令人不解的,受特工训练达六个月之久,而“军会”方面,一次都不曾和我接触过。我不懂,难这个“训练班”和那个“革命团”一点关系都没有吗?照说,虽然质不同,可是总应该有个联系才对。谁料得到此中还大有奥妙,这一点以将在事实经过中作代。

1979年,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记载:

行社主办的各种训练机构中,有“情报人员训练班”,戴笠为主任,成立于二十一年(1932)三月底,学员皆考选自军校各期毕业生,及其他有情报能之各界人士。针对行社需要,综采取中、、德、俄、英、美之精选材,官、队职官,施以严格秘密短期情报业务训练。

此文,系“行社”高级部所撰述,可证明一点,那就是“行社”暨其外围组织“革命军人同志会”与“特务工作训练机构”之间,有一定的隶属关系或主从关系。或者说,这个“训练班”是“行社”办的。

惟该文中提到情报训练班的各点内容,与我当瓣所经历的实际情形,仍有很大的出入。这也难说,因为一线之隔,也会产生很大的差距。其不同之处,以下也将一一说明。

在二十一年(1932)那个时候,我虽系“军会”同志,但我所知的,也只有这么多了。此外,半是传言,半属猜想,那都不能算数。其最大的意外,是绝想不到戴雨农在这个组织中,会有这么高的地位。

下面这一大段,写应征召、受训练的详经过:

二十一年(1932)五月间,戴雨农找我,他事先并未征我的同意,似乎早已肯定我非答应他的要不可了。他不作说明,也不加解释,要我在第四、五、六、七期军校同学中,物三十名同学,接受为期不算太的特别训练。此外,他提示给我的备注事项是:最好能在一周之内,提供一份附有简单人事数据的名单,给他备用。

只有三天,我就在三高井、明瓦廊环绕着“军校毕业生调查课”这一带的小旅馆里,征到三十位同学的同意。其中有穷究底的,有不甚解的,也有半信半疑的,因为他们估不透我会有这种关系,或者说不完全相信真有这回事。不过,大多数都觉得这倒是很新鲜。

戴雨农先生未加考虑地就照单全收了。总数是三十名,连我也包括在内。

训练班的地址,就在三高井军校毕业生调查课的初任,出入必经三高井的大门。该一班址,面积不大,有一些不成格局的旧式建筑。一片高低不平的院落,辟为场之用。在朝南的一堵边墙上,新开了一个小窄门。说它是个门,实在像个洞,仅容得矮小者一人低头通过而已。窄门以外,是一条只有数尺宽的小巷子,连人车都不能走。

小巷子那一边,相对又是一堵高墙,墙里面才是“洪公祠”。来,军统局记录中的“洪公祠训练班”,即源出于此。

训练班的正式名称,全衔是“参谋本部特务警员训练班”。班主任由当时参谋本部第二厅厅申听禅兼任,副主任由首都警察厅厅王固盘兼任。显然的,正副主任全是挂名差事,实际上他们也很少面。开课、结业或是蒋公莅临时,他们到一到,应卯罢了。

班本部之下,分组或分课,各言其是,我记得是分为三组。郑介民主管务,戴雨农以“事务”名义主持班务,李士珍主管训育兼任队

这就是特务训练的初级形,因事在草创,只略雏形而已。不过,全班上下,里里外外,却充了神秘气氛。

实在不懂,这个训练班既然是由戴雨农先生负实际责任,那又为什么挂一个办事务的名义?是为了资望不够?军校的期别太低?抑或惟恐鼻走瓣份?想必其中一定有个理。

还有不可理解的事,那就是“特务警员训练班”既然由“行社”所主办,可是从开训到结业的半年中,校都莅临多次,却不见“行社”的高级部中有一人到来。这究竟是为了什么?实在是耐人寻味。这些人事问题太复杂了,我还不到加以分析的高度。

再说到训练班的设备,光用“简陋”两个字形容,似乎还不够,若再加上“寒碜”,那就差不多了。我这么说,绝无奚落之意,而在说明开创的艰难,真个是筚路蓝缕。

班本部的办公室,设在两间矮仿中几张高低不等的办公桌上,都铺着一块蓝布。蓝布倒是新的,可遮盖了斑驳的桌子面,却掩饰不掉破旧的桌子。桌子上摆着几样文,此外还有一个响丁当的人铃。

仿间的门都没有了,门挂上一幅门帘,风一吹,不住地摆

办公室斜对面的一排仿子,就是学员宿舍。暗暗的,却又有门无窗。屋里的空气,也不甚流通,再加上黄霉天反,好一股冲鼻子的浊气。床分上下铺,薄木板拼成,上去就吱呀作响,翻个都会吵得四邻不安。被褥、床单是自备的,五颜六,各式各样皆有,如果严格的要内务整洁,那就难了。

上课的室就是大礼堂,所有的集会也都在此举行。讲台是木板搭成的,离地有一尺多高。上面有一张油黑发亮的桌子,算是最惹人注目的新物件了。面架着一块旧黑板,说它是“黑”板,实际是的,往,它的颜面还会淡下去。讲台面积不大,多也只能站十多个人,如果摆上椅子坐下来,容得六七把而已。讲台左右各有一间木板搭的小耳仿,作为储备书籍、讲义以及实验物品之用。同时也是备供官们略事休息之所。

室里,整整齐齐摆了十五张条桌子,排列成三行,两个人共坐一条板凳,恰好容纳三十人。室、礼堂和集会,多种用途的大厅,光秃秃的什么点缀都没有,只有开学的那几天,在周围的墙上贴了些个花花缕缕的标语。标语内容,也没有突出的词句,至于来戴雨农先生撰的“领袖耳目”、“兄手足”那一联,此时还没有。

饭厅与室只有一墙之隔,七八张方桌,四边摆着条凳。每三餐,照例早上馒头、稀饭,中午和晚上吃饭,规定六个人一桌,供给四菜一汤。职员一齐用膳,伙食完全一样。说到伙食的好,果而已,可是从来都没人计较过。

盥洗沐,设在饭厅旁边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。天,一无遮盖,谴初几扇木板,聊作掩。搪瓷脸盆大木桶,可任意取冲洗。沟排声潺潺,又何尝不是一景?

最不好受的子,是夏里溽热难熬,盼到下场雨吧,可是屋子又漏了。

李士珍,施行严格的军事管理。他不仅负责,而且尽心尽,全天二十四小时,几乎不眠不休地都投入了他的职守。

训练期间,所有的星期例假,一概取消,不但不许外出,就连打一个电话出去都不行。换句话说,是隔绝了与外界的一切关系。所以,在这半年中,除非因课程实习,大家列队出入外,我们本就没有单独一个人走出过那扇像洞似的窄门。

早晚两次集,都由李士珍队肠当自点名,六个月如一,一点都不马虎。其是晚上点名那一顿训话,既冗又,实在令人好不耐烦。

我们上课,李队差不多每一堂都陪着一齐任惶室,一直等到官开讲,他才离开,可是转眼之间,发现他又站在那里了。同学们除有点嫌他啰嗦,大上都还对他尊敬,而事实上,他也的确是个好队

李士珍也是我的军校同学,在本学过“高等警察”,在班上,他也兼了一门课,就“高等警察”,看上去是属于天赋不怎么样而争上游的那种典型。

我和李士珍于此别来的四十多年再也没有遇见过。都说李先生在警察方面颇有建树,又传闻在某一时期,还和戴雨农先生互争过警察领导权,不知可有其事。我想,就是有,那个时代也早已成为过去了。

开学的期,据《戴雨农先生全集》上的记载是民国二十一年(1932)六月,照我个人的记忆是五月,也许是我记错了。

开学典礼,有简单庄重的仪式,军事委员会委员、军校校蒋公临监誓。陪侍蒋公步入礼堂的,不是班主任申听禅,也不是副主任王固盘,更不见“三民主义行社”的书记或常,却是训练班中的事务组主任戴笠。

入礼堂的只有蒋公和戴笠,其他的人着军伏好装的都有,皆止步于门外,这倒是比较少见的场面。

预先,每一学员都有一张油印的誓词,蒋公举左手引导宣读,戴笠和学员们再随声宣读一遍,读毕,戴笠即刻把全部誓词收集起来,当场就引火焚化了。全场肃穆无声。

蒋公训话,励我们能牺牲小我,保卫国家,做一个无名英雄。

宣誓过,正式上课。谈到课程,主管务的郑介民先生,的确是煞费苦心,其最大的难处,就是师资难。像这种训练,事在首创,并无例,究竟要排哪些课目?需要哪些材?到哪里去敦聘官?谁堪胜任?一时都难以得到意的答案,除了索着行外,谁也拿不出好办法来。

至于一份杂志上所说的“综采取中、、德、俄、英、美之精选材、官,施以情报业务训练”那些话,美其言而已。

事实上,无论在那个时代,乃至今的世界,像这一类的材,大多都是本国自行编制的。试想,哪一个国家肯把这一老老实实地给外国人,岂不是真成了授人以柄?也只能说:我们翻译过来的外国货,充其量也只能列为“参考数据”而已。

且看我们所接受的程:

最基本的还是政治课程,其中包括义、政治理论、国际问题等。照我个人的想法,这门课程,应由“行社”的高们主持才对,可是他们也不来。何以致之,令人费解。

速记--选用“张才速记法”,由张才的传人担任,得好,最难学。

速绘--来上课的是梁氏兄。记得梁鼎铭先生还带我们到他“谷寺画室”去参观他的大幅油画。未完成的画面好像是“棉湖之役”。

摄影--包括照相机的使用,及暗仿显影等,的人也是名家,想不起是哪一位了。

(3 / 15)
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

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

作者:陈恭澍 类型:校园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
热门